“尼龙袜”与“微信群”(王震亚)
编辑:李秀宁 来源: 时间:2018-07-02 12:56:28 浏览:

“尼龙袜”与“微信群”,看起来似乎风牛马不相及,但是细细思索,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充分彰显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红利。

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的工资开始只有34元,1972年增加了0.5元。当时,上有伯母、母亲,年纪在六七十岁;下有四个子女,一个个由幼儿跨进小学、中学,正是花钱的年龄。家里只有妻子一人挣工分。生产队分红,每个劳动日两三角钱。最高的三角五分钱。年底分红,我家总是“超支户”,欠生产队数十元、甚至上百元。需要从分红的人家借钱一次抵还。过春节后,领了工资,再逐渐归还借款。而且,每年的口粮还总不够吃。因此,当年的经济拮据,捉襟见肘,根本没有余力添置衣服。小孩的衣服常常是自制的粗布一染做成,大人的衣服一般也是家人纺织的老粗布。我在教育局工作,也常常穿着妻子织的淡青道布衫和“麻雀皮”黑白相间的土布裤子。不怕丢丑,当时已时兴多年、价格仅一元多钱的“尼龙袜”,我也只有暗自艳羡的份儿,不能“涉足其中”。一直穿的是线袜或布袜,直到80年代中期才如愿以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禁锢解冻,生机勃发。1982年,土地下放,承包到户。农民的劲头一下子爆发,庄稼苗儿似乎也一下子憋足了劲,疯长疯长。我们家过去一年分的小麦多者七八百,少者三四百。孩子们见了白面馍视若珍宝,馋涎欲滴。而此时,我们一年就收获小麦四五千斤,交足公粮后还绰绰有余。我的工资也大有提升,达到了八九十元。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简直是一步登天。

后来,我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又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1998年退居二线,2004年退休,养老金有1600余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金年年提升,如今已达5000元以上。

1998年9月,我难耐清闲,“标新立异”,开始学习操作电脑,变过去的手抄笔写为屏幕上的智能拼音,在网络上舞文弄墨,信稿往来。跨入新世纪,在北京看外孙,当上了中央教科所主办的《中国德育》编辑;以至于返乡后,依然利用网上邮件往来,做编辑工作。

今天,我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翁,由电脑写作而网上畅游,由普通手机而智能手机,一步步随着新时代的现代化,进入了“手机联八方,微信览天下”的新生活:一大家族人天天都能见面,二百多好朋友随时可以聊天。国内外的亲友面对面视频,说不完的知心话;五六十年未见过面的老同学连上微信,道不尽的学友情……这真是:

当年一双尼龙袜,难倒堂堂男子汉,只因个人经济紧;

而今数部智能机,加入融融微信群,全靠国家实力强。

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