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清:开卷读书先执笔
时间:2015-09-22 12:42 浏览:10598

张福清:开卷读书先执笔

 

少年好学喜读书,一张白纸绘蓝图。

青年埋头苦读书,寒窗军营好熔炉。

中年偷闲挤读书,报效国家壮志酬。

退而不闲研读书,与时俱进不糊涂。

老有所学闲读书,修身养性黄金屋。

这首小诗,或许就能简单勾勒出一位几十年爱好学习、书不离手的读书人。他叫张福清,山西太原一位退休干部。

敲开张福清的家门,满眼的书报一下子映入眼帘:好几个书柜,分门别类卡满了书籍,茶几上、书桌上,就连床头和电视柜上也铺满了书报杂志。

听记者说明采访意图,当兵出身的张福清爽快地打开了话匣子:“从小我就喜欢读书,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要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回放书中的故事情节。”或许,这就是张福清有别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的读书方法。一直到高中毕业时,他所读过的书用好几个大麻袋都装不完。那时,“山药蛋派”小说《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汾水长流》,以及充满正能量的军旅作品《欧阳海之歌》《雷锋日记》《可爱的祖国》等,都被他精读数遍。

张福清高中毕业的那年,“文革”开始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被冠以“毒草”而遭禁。手头最多的是《毛泽东选集》,张福清从第一卷至第四卷通读了好几遍,还做了厚厚的几大本读书笔记,如今这些笔记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上面那秀气的钢笔字,认认真真地记录着他研读的心得。

参军后,因为张福清文化底子不错,被分配到政治部当了一名新闻干事。部队的学习风气很浓,加之自己又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接触的书籍报刊自然就多,在部队,他靠自学拿到了大学文凭。业余时间,他认真研读了《鲁迅全集》二十卷和鲁迅大量的作品集,总字数达700万字,同时还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张福清说:“鲁迅先生生就一副硬骨头,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执着追求真理,血当汁墨笔当枪,坚强地与封建旧势力做斗争,他是中国的民族之魂,为世人所敬仰。”对如今不少地方语文教材中的“去鲁迅”现象和删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故事,张福清觉得非常惋惜和遗憾。他说,鲁迅先生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看书学习”,他的学习精神一直感染着自己。张福清说,记得部队每次组织观影,他就主动替小战士们值班,让他们去看电影,给他们提供从影片中学习的机会,而他也不会让时间白白溜走,总是借机读书、做笔记。

后来,张福清转业到地方工作,工作之余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红旗》杂志每期必读,并收集起来,在他的书柜里就有三十多年前的《红旗》杂志和更名后的《求是》杂志。读书、爱书、集书是张福清痴迷的爱好,一次,他回原单位办事,听说办公室准备要处理一批过期的书刊,张福清眼睛一亮,如获至宝地将它们“请”回了自己家。还有一次,张福清去四川帮老伴收拾旧屋时,发现了不少书籍,老两口愣是不远千里用大麻袋驮回了家。

退休后,张福清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他把自己初中的作文本、部队的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阅读的心得感悟以及多年的日记,整理出版了《我的文集》1~5册,共计两百多万字。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张福清的读书原则,每次开卷阅读,必要执笔在手,记下心得感悟。张福清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摘录书中的格言警句能规范自己的处事行为,摘录优美的词语能陶冶情操,摘录政论文章可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摘录医疗养生可以帮助自己健康快乐……他自己装订的厚厚的二十多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下了党建、历史、文学、人物、理论、道德、修养、养生、传统文化等类别的读书笔记。粗略计算一下,足有五百万字之多。

读书,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其思维与境界变得宽广博大。2014年,张福清被中组部表彰,获得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此前的几年间,他多次获得了“太原市老干部优秀党员标兵”“太原市首届环保好市民”等荣誉。

(刊登于《老友导报》2015年7月14日第50期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