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寿星笔耕不辍精神可嘉——读刘觉生老年学研究书稿有感
来源: 时间:2018-02-27 08:27:05 浏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山西省委党校离休干部、校老年学分会理事刘觉生,今年已90岁高龄了。他于2010年当选为山西省老年学学会省委党校分会理事,在分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11年写出了将近20万字的《老年社会学初探》书稿。近几年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的要求,他按照分会的工作安排,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研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实施的实践经验,写出了14万字的《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若干社会问题的研究》书稿。

我认真阅读这部书稿,觉得它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色。一是视野宽广,立意新颖。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研究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书稿从人类学、社会学、老年学多种角度观测和研究我国现阶段的老年社会问题,进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取向和实践对策。特别是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视角,对我国当前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风尚的重要意义,作了颇有新意的分析和阐述。二是注重法制,立足实践。在认真总结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既有合理性又有实用性的建议和对策。同时,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余热,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关系到他们应有的权益,也提出了值得重视的要求和建议。三是以史为鉴,放眼中外。根据老龄工作现阶段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借鉴和继承我国历史上尊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参考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解决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有益做法,对于营造和构建有利于保障老年人居住、生活、医疗等实际需求的社会氛围及条件,对于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工作,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颇有价值的探讨。四是宗旨清晰,导向明确。能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党和国家关于老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为依据,对老龄化社会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解决人口老龄化各种社会问题中的导向作用,对于老年人继续保持爱国、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书稿所作的阐述也能给阅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较之以前大大提高了,但能达到90岁的耄耋之年也很不容易。到了这个年龄的刘觉生不是一心只想着保养身体,颐养天年,而是在看护照料瘫痪老伴和做各种家务的同时,积极投身于老年学研究,且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实施的实践经验,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完成了长达14万字的书稿。这种老当益壮、不懈探索、勇于奉献的精神实属不易,难能可贵,很值得予以肯定和赞誉。(吴 敏)

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