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好事容易,连续多年做好事不容易。有这样一对老人,十八年来,他们多次向陌生人、向灾区捐款10多万元,他们把“包容大度心善良,大爱和谐助他人,吾日三省吾身”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把解决他人的困厄当成自己的责任。这对夫妇,平淡的是物质,丰盈的是内涵,他们的精神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报恩分忧,以微薄之力报效国家感谢党
面对记者的采访,两位年龄加起来165岁的老人很不好意思。之前,他们拒绝了很多记者。老人觉得:“虽然做了一些奉献爱心之事,但都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者所应该做的,这离不开党的教导和关爱。如果没有共产党,哪里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记者一行专程到太原市的一座民宅中拜谒了可爱可敬的李云梯、张凤兰夫妇。
李云梯老人已经80多岁了,虽然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他对幼年时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我的家乡在山东高密,年幼时家里饥寒交迫,我们兄妹小时候四处乞讨,每天都为如何填饱肚子而发愁,但就算能讨到食物,只是糠菜树叶,有时饿得睡不着,哭声惊动了双眼失明的叔叔,他就为了我们去邻居家讨块饼子,我们才能入睡。父母早就为我和妹妹安排好了去处:等我14岁时到地主家当长工,两个妹妹则定了娃娃亲,最小的妹妹送给了别人家。我13岁那年,共产党解放了我的家乡,从此,穷人翻了身,共产党、老百姓一家亲。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从小我就知道这一点。13岁时我就参加了儿童团,第二年就加入了解放军,党教导我们要牢记军民鱼水情,党和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所以,只要有空,我就帮百姓挑水,打扫院子,经常干力所能及的活儿。
李云梯1933年6月出生,1947年6月入伍,14岁即参加革命,他在部队长大成人,受的都是正统的教育:“周五军事日,周六政治日、周日助民劳动……到现在我一直记得。”
与李云梯相濡以沫大半辈子的老伴张凤兰比他小一岁。“她家是张家官庄,我家是李家官庄,两个村相距3里地,小时候,我曾到她家讨过饭。”老两口相视一笑:当然,那时候只想着如何填肚子,哪里能顾得上其他的,只是我们认识后到她家去,我才想起这个地方是来过的。”说起两个人的缘分,真是冥冥之中命运的牵引,李云梯的堂弟是张凤兰的同学,那年,已经在部队服役多年,英武俊朗的李云梯回家探亲,经介绍与张凤兰相识,经过几年的了解,二人喜结良缘,相扶相依,相伴经年。
年少从军,李云梯在部队当过通讯员、战士、文书、理发员、打字员、保密员,还担任过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过解放战争、南方剿匪,几经辗转,李云梯随部队驻防临汾。
那些年,张凤兰虽然不是战士编制,但是,她却在部队从事通信工作,与战士工作相同,与李云梯受着同样正统的教育,两人的思想越来越相近。“她干活利索,能吃苦,不偷懒,劳动是好手,工作是模范,一个人能顶两三个人;她思想好,做好事、献爱心、帮助别人更是没说的。”李云梯对老伴赞许有加。
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李云梯在原驻临空军十二航校离休。然而,多年来两个人的思想却非常默契。以国家利益和党的利益为重,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原则,这个本色“永远不能忘”是他们的共识。
十八年来捐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虽已离退休多年,但是李云梯、张凤兰夫妇的心却没有退,总想着还可以再做点什么,只要国家或百姓有灾难、有困难,他们就感同身受,当成是自己的灾难和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去奉献、去帮忙。“我们都干不动了,可国家每个月还给我们发不少钱,这在旧社会是根本不敢想的事儿。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我们再没有什么拖累,享受着党和国家给的好日子。感恩思源,知恩图报,我们要把这份幸福和恩情分享出去,对有困难的人帮一把,心里觉得很自然,很踏实。”李云梯老两口有着朴素的心愿。
他们播洒爱心的面和对象很宽泛,对于多地的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灾情,多次通过省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将捐赠款寄往多地,一次几百元、甚至一万元,如果外出时遇到一些困难者,也会主动伸手帮一把,对乞讨者、流浪者、残疾人、住院的困难者也多有援助。最令老两口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们偶然得知左权县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因病没有牙齿,不能吃饭,而他的妈妈又弃他而去,他们十分心疼这个孩子,便特地乘车前往山西省儿童医院看望,恰好看到孩子的爸爸把食物嚼碎后,嘴对嘴喂孩子,这舔犊情深的一幕让二老十分感动、辛酸,立即拿出500元钱让给孩子买营养品,孩子的奶奶、姑姑、爸爸感动于二老这么大年纪还专程到医院看望孩子并捐款,落泪致谢。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近两年来,两位老人捐款就有4万多元,18年来,他们捐款大约在10多万元。以农家子弟的纯朴及部队多年的教育,他们觉得,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情。
面对他们心里只有崇敬与感动
1995年,他们的大儿子迁居上海,于是两位老人前往太原的大儿子家中居住。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家具简朴,陈设简陋,最值钱的应算儿子孝敬二老的一台电视机和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长沙发,其它的家具都已经陪伴他们二十多年,老两口坚持不让儿子多花钱置办家具,觉得现在的就挺好。
老两口的饮食也非常简单,经常炒一个菜吃两三顿;他们用的手机还是多年前价值200元的手机。
然而,这个家里丰厚的却是精神与荣誉。在李云梯老人的柜子里,放着很多荣誉证书,这些证书,几乎都是他历次捐款后,有关单位和部门颁发的。“我们捐款是从1998年抗洪时开始的,记得那时我们参加了一次健康讲座,其间有为南方灾区募捐的环节,我们当时身上只有50元钱,我就让老伴先捐,我立即回家拿钱,又急忙乘车赶到捐款现场再次捐款200元。”
从此,两位老人开始了他们的捐款历程。“从那以后,我们就很留意电视上或者报纸上报道的各种灾情或者大病患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起初,两位老人捐款时总是用化名,并且有关票据也不保留,有记者采访更是拒不接受,他们认为,这都没什么。二老不会用银行卡,每当他们得知哪里有灾情、有困难的消息后,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到银行取出现金,亲自交到工作人员手中。
据山西省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杨柳青回忆:“两位老人第一次往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是他们给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自打这之后,他们就成了省慈善总会的常客,很多时候用的都是化名,有时一人来,有时两人同行,酷热难耐时他们来,天寒地冻时他们也来,这种精神,非常难得。我们的工作每天会面对许多的感动,但是,像两位老人这样,相扶相依,坚持多年,一直在向社会奉献的人还是为数不多,他们非常值得人们尊敬、学习。” (韩晓芳)